主页 | 中国 | 经贸 美国或加征更多关税 中宣部要求低调报道 2018-07-11 Tweet 打印 分享 评论 电邮 第一轮美中贸易战刚刚拉开帷幕
中国媒体近期收到上级通知,要求他们在报道贸易战时采取低调态度
(AFP)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一轮美中贸易战上周五刚刚拉开帷幕,白宫周二又宣布将会评估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而两国近期的数轮交锋也给中宣部出了个难题
中国媒体近期收到上级通知,要求他们在报道贸易战时采取低调态度
上周五,美中双方对价值总和约4500亿元人民币的进口商品开始加征第一轮关税
特朗普政府周二宣布,白宫还会准备对价值约1.3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
中国商务部周三表示,中方完全不能接受美方最新的关税威胁,并会作出必要反制措施
美中贸易战的快速升温引起了中宣部的警惕
上月底,中国网络曾流传了一张宣传口通知,要求国内媒体不要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粗俗攻击
通知还要求媒体把握好度,不扩大范围,不随美方态度起伏
在首轮关税制裁于上周生效后,中宣部似乎又念了一遍紧箍咒
据海外几家媒体引述多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官媒工作人员报道,目前国内媒体报道美中贸易战有诸多舆论限制,包括不要把贸易战的责任归咎于特朗普总统个人身上,而应该追究美国政府
媒体还应当协助政府稳定经济、金融、外贸、投资、股市、汇市、房市等领域,也就是通过舆论导向安抚老百姓的情绪
几位官媒从业者还提到,上级指示他们在报道中不要提及美中贸易战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以免触发公众的消极情绪或者“摊出中国进口商手中的牌”
路透社还采访到了一位在国内某知名中文新闻网的员工
这位不具名人士透露,他所在的网站目前只能转载官媒新华社有关贸易战的报道,而并不能发表原创报道
同时,上级要求贸易战的报道不要出现在网站首页的几个大标题里面,网民的有关评论也必须严格管理
他还提到,网站不能开设关于贸易战的专题网页,与此相关的报道也不能使用推送通知投递到读者手机上
业内分析,中宣部要求媒体低调报道贸易战是因为美中双方实力相对悬殊,而且此后中国老百姓可能会在经济上吃到真的苦头,这样的指示或许能够减小有关报道倒戈一击的可能性
本台记者就此对中国网络的舆论风向做了一番搜索
中华网军事频道发布的一篇题为《中美贸易战:认真聊聊贸易反制对中国和民众的影响》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疑似被删,但同文在人民网和搜狐网财经频道却暂时躲过了一劫
另一篇刊登在搜狐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谈到了中国该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可能产生的上千亿美元的滞销商品,这篇文章还可以打开
两篇文章虽然都谈到了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但第二篇文风看似更委婉,这或许是它们被某些网站的审查机制区别对待的原因
其他几大门户网站,例如新浪网和中华网,选择了转载官媒新华网和央视网的报道,而且它们的内容普遍带有积极的口吻
而像中金在线外汇网这样专业性更强的网站则刊登了多篇原创文章,文风更为中肯
由此看来,目前中国互联网上关于美中贸易战的舆论普遍迎合了中宣部的审慎要求,但也存在一些看似擦边球的例子
记者家傲 责编:申铧 网编:郭度 相关报道 专访:贸易战引领中国制度破局
美中贸易战白热化 北京反制乏无力
贸易战美步步紧逼 悲观情绪弥漫中国 美中贸易战胶着 能谈判解决吗
中国一周(2018年9月8日至9月14日) 美中新一轮谈判前景不乐观 美国加油站落户广州 挑战两桶油垄断 美中贸易战大陆爱国情怀哪去了(刘青) RFA独家:我对中美“贸易战”持乐观态度(鲍彤) 美中贸易战:下一波蓄势待发
评论 (0) 添加评论 打印 分享 电邮